2022-02-15 访问:0
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抓住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点,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振兴规划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基础上,乡村经济的规划与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认知以及体系结构进行结合,才能将规划体系在乡村有效地落实。尤其现在的中国科技正在快速的进步和发展,将乡村的振兴规划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乡村的振兴和稳定发展。
1、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城乡经济的均衡化发展是乡村战略中的关键。但是,城乡结构、人口规模、土地开发与利用、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导致城乡差异比较明显。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与规划仍然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但是,长期重视城市规划,导致乡村规划处于落后的阶段中。虽然从2008年开始,已经将乡镇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中,但是,由于乡村基数比较大,导致乡村建设与规划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中。此外,在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乡村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吸收城市建筑文化符号的现象,乡村特色文化被破坏,对乡村振兴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与落实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2017年开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在实现乡村生态化、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以脱贫致富、补短板、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此实现乡村城镇化建设与现代化发展[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以及共享、开放、幸福的城乡一体化服务机制,需要从经济、文化、信息、服务等多角度进行完善。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振兴规划的措施
2.1突出乡村文化特色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设的规划策略,需要以建设信息化、生态化、多元化的乡村为核心目标,在对乡村建设规划策略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以乡村文化特色为基础,并从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理念融合的角度,实现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成立乡村文化站,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在优化乡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文化与乡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融合发展。
例如,建立乡村文化广场,拓展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对乡村文化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的前提下,实现农民整体文化水平、社会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信息服务与乡村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为借此狐,并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目标,在优化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对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以乡村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宣传、民族艺术特色等为基础,这对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方面有积极作用。例如,以民间艺术为基础,东北二人转、少数民族舞蹈等多种特有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心,在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下,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活力。
2.2 加强乡村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绝大多数的乡村地区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但是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比较特殊等因素,使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乡村地区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拓宽乡村地区的发展空间。
首先,加强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可以对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将其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借助旅游产业提高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性。其次,站在城乡规划视角下对乡村地区的非耕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明确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例如,在旅游景区周围,可以对非耕土地进行开发,使其成为与旅游配套的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
2.3 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
“脱贫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以,挖掘乡村优势产业,重点对乡村农业、畜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培育乡村区域产业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这对提高乡村振兴的多面性以及区域竞争优势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农业、林业、渔业、小型工商业等方面进行优势划分,以区域性的优势产业链为基础,并以经验共享与推广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的多元化发展。政府主导下的乡村规划设计,需要重视乡村产业发掘、研究以及规划,通过对乡村产业进行专项探索与研究,实现乡村经济的最大化发展,这对进一步提高乡村经济竞争力方面有积极作用。例如,乡村本身畜牧业的发展大于农业,那么,则可以从畜牧业的角度,针对家畜饲养、规模化发展以及产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这对进一步拖动畜牧业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则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的侧重点,对经营模式、经营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这对进一步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发挥优势产业链条效应,需要结合乡村本身的产业特点,以规范化发展产业体系的方式,对产业链条进行优化与调整,这对实现乡村产业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2.4 坚持推进农村改革
继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把落实农业产业建设用地指标和点状供地政策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范围,构建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利益的土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落实土地出让金按比例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建立和实现宅基地有偿获得与使用的途径和机制,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持续推进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尽快建立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再认定、产权和股权继承、流转、交易或者兑现的机制,探索股东退出的市场化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制度。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突出解决农村土地抵押处置难的问题,核心在于建设规模性的二级交易市场。发挥农民土地合作社在土地抵押贷款中的作用,发挥农村银行农地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引导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人员下乡驻点工作是对乡村特色传承、产业精准、文化创新,这对进一步推动乡村建设规划的创新发展有现实意义。
2.5 提高乡村地区的人口素养
人口是保障乡村建设措施得以落实、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只有提升乡村地区的人口素养,才能够使其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内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落实乡村规划内容。对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要加强宣传,通过对乡村振兴工作方法的改进与优化提升乡村人口素质;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养老模式,确保青壮年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参与乡村地区经济建设。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发展视角下,乡村建设与规划策略,需要从乡村经济、产业、文化、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建设,在实现乡村文化体系创新发展的前提下,优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乡村优势产业方面进行调整,这对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方面有积极作用。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建设与规划发展,需要以城乡发展为基础,并从乡村文化、基础服务、信息化建设、产业经济等多角度进行优化,这对实现乡村创新发展与建设方面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