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浅析党建信息化的必要性

2021-04-21      访问:0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共进行了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出现主导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革命在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我国党建信息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生命力、加强党的科学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建信息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应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一、加强党建信息化,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网络的建立和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的发展推动国家的进步,时代的步伐带动信息的更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我党已经走过了96年的辉煌历史,在当今时代进步的浪潮中,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所以,必须完善信息化建设,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速度快,频互动,广覆盖的特点。

第一,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传送量大,传播速度快,有助于扩大组织建设的覆盖面。这使组织建设不囿于小圈子内民主生活会,支部党员大会等传统形式,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地域、层级、部门之间的界限,简化了阻碍组织建设的规范和程序实现党的组织建设资源的优化组合和资源共享,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和共享服务平台。

第二,党的信息化建设互动性强,有助于加强思想建设。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两微一端”“互联网+”等网络平台倾听各方声音,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到创新,也反映出我国国民素质的日益提高。“支部工作APP”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官方推出的党建云平台,平台设有互动,学习,管理,个人四大板块,机关党支部每过一次组织生活都可以让党员,上级党组织,让兄弟党支部看到,成为“看得见的机关党建”,党员个人也可以在学习之余发表心得,大家通过平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第三,党的信息化建设覆盖面广,对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有积极影响。作风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以及党的学风建设,信息化的引入及在各个领域进行细化运行使作风建设更有针对性,也更能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制度建设上,信息化通过网络考评,手机APP打卡等模式规范工作制度,使工作更加井井有条。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及时在官网进行信息通报,网络的开放性使信息一对一传播,没有权威,更加平等,尽可能缩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鸿沟,这种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更加坚固了我党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党建信息化,有助于提升党的生命力

我党自创建以来,就把自身建设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党的生命力强弱恰恰取决于党的建设是否成功。我党的根本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凝聚力直接影响党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自媒体”,党要想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所以,加强党建应从提升全民素质与提升党员素质两方面抓起。

第一,党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全民素质。习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通过互联网建设,将农业现代化理念引入千家万户,通过手机APP等渠道,分担医院看病难的压力,通过网校网课等空中课堂,实时进行一对一教育,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十八大以后,贵阳市为了更好服务解决“三农”问题,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出“理论培训+现场辅导+基地见习”等远教套餐,深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用转化”工作水平,使远程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党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党员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推进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首先,党的信息化建设是加强青年党组织建设的优质平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意气风发的年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青年党员学历高、年龄小、接受新事物快,他们自小接触网络,通过网络渠道认知国计民生、认知世界,故而,党吸纳了年青党员,必然会让党员在信息时代下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所以为青年党员提供能够畅所欲言、充实自我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板块内容众多,“锐评”紧扣时代脉搏,“悦读”让人不忘初心,“聊友汇”博采众长,给年轻人足够发挥自我的空间却又不失正能量,受众自然广泛。

其次,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党务政务工作的必需。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近年来,国家公职人员既存在工作有职无责、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问题,又存在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奇葩问题,通过国家简政放权政策,借助网络平台,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出待解决问题,表达个人诉求;相关部门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急群众所急,缩短办事时间,提升办事效率,何乐而不为。在湖北省巴东县,为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民“办事难”问题,切实维护最基层群众根本利益,全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开“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建设,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承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所以,党的信息化建设对群众及党员的素质提升有极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客观上使党的建设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基础更加坚实。

三、加强党建信息化,有助于党的科学化建设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现代政党的发展趋势,是我党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党建科学化的过程,就是使党自身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出党的建设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全面认识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新鲜养分。

第一,党建信息化有助于党支部科学管理。随着党员人数增多,传统的支部党员管理方法过于繁琐且信息容易有疏漏,再加上流动党员、口袋党员的统计较为繁杂,运用传统手段归档整理较为力不从心,借助网络技术后,通过网上党支部的建立,使每一名党员拥有自己的信息库,党员所属党组织,入党申请书,支委意见,党课培训,党费管理,收入支出等都能在系统中分门别类显示出来,有效地减轻了信息统计的负担,增强了党员信息的准确性,弱化了党员之间的地域界限,适应了时代的快速发展,为支部活动科学有效地展开提供了平台。

第二,党建信息化有助于科学构建全方位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增强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有无,既能及时看到各部门工作成果,也能了解各部门工作动态,相比之前的单向工作而言,同样的时间内工作效率更高,工作内容更丰富。例如,一个集团内部的党委工作职责,可分为,日常工作,专题活动,纪检监察,党建新闻,社会责任,精神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每个部门可以在自己工作范围之余浏览其他信息,各部门间互通有无,共同促进组织健康良性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进,能够给党建工作插上“时代”的翅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不断的摸索与创新之中,我党会一直发挥先锋队作用,使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有显著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替速度日新月异,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应不断充实自己,立足新的起点,树立新的目标,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党务到业务,都应有不小的进步,积极投身网络强国建设,进一步推动党建信息化的发展,将党的信息化建设优势融合进国家综合国力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