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当下互联网养老困境

2022-07-22      访问:0

从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国情来看,发展“互联网+养老”的出路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尊老、爱老、敬老的网络社会文化。

网络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后喻文化”特征,如果不能改善老年人的弱势地位、改变对他们的负面印象,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互联网时代的“异类”,并最终难以真正地融入互联网社会。如果老年人自身存在逃避和抵触情绪,互联网养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需要把尊老、爱老、敬老塑造成互联网文化,避免“后喻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力推进线上平台和社区服务衔接。

互联网最重要的理念是共享,而互联网养老就是将不同人群通过互联网进行串联,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拓展专业养老人员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但只有线上平台的共享是不够的,还需要线上与线下互联、网络平台与社区服务衔接。因此,需要在推进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在社区落地的同时,推动社区服务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多社区共享,而不是传统的一社区一服务。

建立老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标准化体系。

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有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老年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一些质量标准与中国基本国情和老年人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在推动“互联网+养老”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建立老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标准化体系,如基于“互联网+”提供陪同医疗检查服务、基础生活护理。如此,才能增强“互联网+养老”用户的黏性。

营造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养老环境。

安全和便捷是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条件,但目前互联网安全环境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老年人视网络支付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如果说社区服务和物流服务解决的是老年人购买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那么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互联网养老的最后一百米。

当前,中国“互联网+养老”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非市场没有发现商机,而是先天不足和后天缺位。所谓先天不足体现在互联网企业对老年人的需求变化了解不足,以致无法科学、清晰地分析老年人实际需求与网络使用能力之间的差距;所谓后天缺位是指政府对养老的基本理念和思路未充分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转变,以致缺乏能够共享的社区养老资源支持“互联网+养老”。因此,解决互联网养老困境,应从满足老年人需求入手,加强政策引导,最终形成社区共享支持、企业人文关怀、网络环境安全的互联网养老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