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访问:0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概述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针对传统社区中出现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提出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一种革命和创新,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将辖区内的居民楼按照地域分为几个网格单元体系,网格化管理中心根据责任划分,指定社区站的工作人员对应负责各自网格中居民信息的采集、汇总以及网格中居民日常事务办理的管理模式,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考核,实现社区信息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品质
网格化管理改变社区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地协同治理,社会网格化管理系统将原有的社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发现风险、监控风险,防隐患于未然,解决处理问题的低效方式,这些努力将大大提高社区治理的品质。
2、有利于降低城市社区治理的成本
网格化管理模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城市管理监督员对万米单元进行不间断巡视,各专业部门的巡查人员相应减少了,并相应节约了有关部门的车辆成本以及外出补贴、误餐费、车辆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巡查成本;由于问题定位精确、任务派遣准确且克服了多头处理、重复处理等弊端,各专业部门的人工费、车辆使用费等部件事件处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城市部件破坏、损伤、丢失数量大大减少,自来水管漏水等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城市部件维修、重置费用等管理对象成本也大大降低。
3、有利于促进居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加剧,失业人口和退休人员的增多等问题,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传统的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要求。加之,居民委员会是自治性组织,负责管理社区里的一切事务,如计划生育、退休人员管理、失业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社区治安和社区外来人口管理等等,每一项管理都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所以新模式的多元化管理,因可以集合各级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力量,对社区进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动性,做社区治理的信息员。这样不仅改变了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也改善了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4、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对于政府来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萌芽阶段。它的特点:一是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式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将成为**走向现代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的有益尝试。
二***拟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城镇社区基本概况
**县城镇社区是从2002年8月份开始组建的,2009年开始抓“三有一化”,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现在基本上达到了组织机构、办公场所、人员经费“三落实”,初步步入了社区为民服务的快车道。目前,城关镇城区四个社区(桃林、兴隆、秦岭、金陡),现有居住地人口总户数为8081户,29477人,老巷道78条,新建与单位老小区共66个,辖区总面积约**方公里,党员约占人口总数的5%—7%,各社区的两委班子基本健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确保社区各项工作顺利进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城镇社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工作过于行政化
居民自治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而社区居委会则是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核心组织,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是当前的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着行政化的倾向,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不是从事自治活动,而是从事政府组织指派的行政事务,实际上成为各级政府的延伸组织,特别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大大的加强了社区行政化的倾向,其原因:一是法律法规滞后,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社区法》;二是政府过度干预基层自治,使得社区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自治职能;三是社区居委会自身意愿倾向行政化;四是社区会的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五是由于社区委会行政化的影响,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自治能力,社会权力萎缩必然带来人民权利的被剥夺和政府的畸形发展,最终导致两者的双重灾难。这就造成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上升,而社区居委会所拥有的权力与其所要履行的社区管理任务不对称,导致社区管理率不高,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应付政府部门下派的行政工作,无暇了解居民需求,为居民服务,导致社区民主建设滞后,最终削弱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而仅凭社区几个工作人员,要完成社区居民自治,肯定不行。必须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划段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2、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薄弱
随着农村城市步伐的的加快,目前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显得非常薄弱,其表现:一是进城人员结构复杂。有进城经商做生意的,有大学生进城创业的,有复转军人退伍回城的,有企业破产下岗的,也有“两劳释放”人员社区矫正的,更有不法分子破坏作案的;二是城镇空挂户太多。有本人户籍在本县城镇A社区,而居住又在城镇 B社区,还有户籍在本地而全家住外地,常年不回家,房屋长期出租的;更有家在农村、在外地,在城镇买房常年出租的;三是城镇开发新建小区、住宅长期闲置转让出租;四是城乡结合部临时搭建的场房、工地住的施工队,流动性较大的;五是小旅社经常出租包房的;六是搞运输做生意今来明走长年锁门的等,针对这些情况,单靠一个部门是管不好,必须实行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分工协作,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3、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急需加强
城市社区党员的类型主要有:镇机关及下属单位退休的党员 ,过去镇办企业破产、转产的党员,复转退伍军人中的党员,大学毕业生待分配未就业的党员;县办企业破产下岗的党员和退休的党员。党员之间一是年龄差异大;二是文化水平差异大;三是工作履历差异大;四是工作的稳定性差异大。有的大学生、复转军人,今天把党组织关系转来了,明天我有工作又转走了,有的把组织关系放到社区里,人到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还有的在学校、在部门离开的时候确定为预备党员,转入社区里,等待一年转正后再也见不到人等,造成社区党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如何抓 ,如何管,需要很好的探索与完成。
四、以网格化为抓手,切实解决城镇社区存在问题
(一)社区居民委会负担过重,加快推进实行网格化管理。
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色彩是由其法定职责决定的,它是中国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它既不同于我国的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更不同于西方的各种社会组织,而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的延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依靠力量,这种“待遇”是我国其它社会组织所没有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打下了行政化的烙印,可以说社区居委会的行政特色是不可避免的,但过于行政化会扼杀或否定基层民主,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要求,所以在考虑执行《宪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前提下,因社区组织自治能力薄弱,民主实践刚刚起步,自治能力,基础和保障缺乏,自治传统、技巧和动员欠缺,需要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和框架下,进行引导、帮助和指导。建议:
1、在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围绕建立基层社会模式将社区现行承担的100多项工作,进行重新划分,社区依法应完成的以及依法协助完成的由社区承担,镇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完成的,应通过依法合理界定政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的分工,明确社区协管、协办的行政事务,进一步理顺、规范政府职能部门、镇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整合公共资源,合理明确分工。
2、将城镇社区在册的8000户,三万余人,78条老巷道,66个小区,以社区为单位,按照原有巷道为主,搭配临近新建小区、掌握在100个格以内,约300人左右为一个格,按巷道 、小区划格,各选一名格长(或巷道小组长、小区负责人)。全县四个城市社区共掌握总数不超过一百人,也就是划分一百个格,选出的格长人品好,素质高,群众中有威信,大家认可。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领导下,负责落实辖区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工作。而这本身就和农村的村民小组长一样的职责,就是社区开展民主自治和互助服务的重点领域。
3、在有限的财力基础上给100个格长,每人每月发一百元电话费补助,经费来源实行从计中心户长专项经费中调整 一点,从社区年度经费中拿出一点,从财政预算中补助一点的办法,按三个一点的办法,财政拿50%,每月5000元,全年县财政只付6万元,这样既可以实行社区行政色彩全受益,又推动了社区民主自治和互助服务的工作进程。
(二)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由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针对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量大、面宽、工作难度大的实际,建议成立**县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安局,成员单位分别由县工商局、卫生局、计生局、住建局、民政局、统计局、药监局、城关镇等涉及流动人口管理部门为成员。要坚持“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抓 、公共设施联办、单位资源联享、共建经费联筹”,充分调动社区内各方面力量,整合优化社区内党的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 ,利用驻区单位的资源服务社区党员和居民,搞好共建共驻,落实责任,奖惩分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社区网格化格局。
(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建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城关镇党委配合,抓点带面,典型引路。
针对社区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建议由县委组织部党建办牵头,由城关镇党委配合,在一到两个社区抓调查,摸实情,从基础性工作入手,认真研究分析各社区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划分网格。要针对各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分门别类研究设计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对比较成熟的做法,重点帮助深化提高,抓好面上普及推广;对处于探索期的做法,要抓好引导保护,帮助改进完善,促进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待成熟后再逐步推开。要注意选树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作用。
(四)强化社区网格化建设保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
县委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乡镇、社区要把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总体规划,作为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在经费、人员、政策等方面为社区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具体指导,全力推进工作。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大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育好的工作环境。要定期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加强工作考核,把社区网格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通报批评。
五、对于我县大范围实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政府角色
在我县城关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当中,县委县政府仍然扮演着主导角色,从区域定格到人员数量安排,再到网格管理服务的内容以及人员的任命等基本由政府进行决策,而社区居民很难进入社区的管理当中。一个社区的管理依赖于社区成员的相互信任、合作。公民和行政官员应当共同承担社区管理的责任并且一起为完成网格化管理而努力。在共同管理过程中,还能够增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了解。政府应当转变其角色并意识到广大社区公民参与社区管理的重要性。要使网格化管理更加有效地实施,需要积极调动社区成员的公民意识,使公众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去。政府在社区管理当中更多地应当扮演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主要事物的管理者、服务者。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条块结合,信息通畅、资源共享
网格管理必须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要引入先进技术,加快推行数字化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加大软件购置,整合网格化管理的居民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存档管理。各乡镇、社区要尽可能完整录入居民基本信息,为各级各部门全面了解居民生活状况提供基础性材料;要及时更新动态信息,为更好地开展社区乃至全市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要详实记录问题类信息,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提供有力依据,促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以社区网络化管理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网格化,用社会服务管理成果检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成效。
(三)创新街道管理形式,强化街道对社区管理的指导作用
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各街道、社区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强化街道对社区管理的指导作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成员可以通过相关程序,兼任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同时可以有计划地选拔和考录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党工委成员,推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街道党工委成员双向流动、交叉任职。在街道管理体制上,可以对街道内设机构进行整合,对街道工作职能进行精简,将街道富余人员安排到社区工作,直接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
(四)注重社区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要建设一只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队伍,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社区管理人员明确网格区内的工作职责。根据网格内的工作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数量,以避免出现基层人手紧缺的状况。其次,为了使社区管理人员能够胜任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要建立职业社区管理工作队伍,将社区管理人员列入令业技术人员行列。通过建立岗位设置、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评估等制度,推进社区土作职业化。最后,职业社区管理人员可根据社区居委会的规模、工作情况,可面向社会人员进行招聘,吸收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招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的管理,这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社区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为今后社区吸引高素质人才做好铺热
六、结束语
一个健康社区的存在本身就是消除冲突的一种工具,而健康社区的建立则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管理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民众的自我管理息识的不断提高,社区管理的基本内核应是行政和社区自身力量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培育和构建社区民间团体组织,力图使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和团体能在一个社区网格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社区网格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