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的对策

2021-06-08      访问: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治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第一次把网格化管理提高到了国家层面,使网格化管理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新要求。目前全国各地不少社区在尝试推行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但认识上的误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的效果,只有厘清这些误区,才能使网格化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网格化管理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及内在特征

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信息技术领域。网格化被引进管理领域后,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于2004年开始在城市管理中进行实践。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后来,网格化管理模式被运用于社区治理。其工作原理是: 通过地理编码技术、网络地图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将不同街道、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使其部件(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和事件(包括市容环卫、设施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同时,将部件管理、事件管理与网格单元进行对接,形成多维的信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都能及时传递到指挥平台,通知相应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特征表现在:

1、社区网格化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与过去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城市管理部门与行政区划之间空间的界限, 整合资源,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置、解决问题。鲜明的数字化时代特征,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是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技术保证。

2、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公共服务为内容。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具有完整体系的系统工程,其公共服务的范围不仅包括道路清扫、垃圾处理、植树种草等环境卫生管理,还包括了计划生育、综治安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区社会事务,甚至还包括文明小区创建、家庭调解、帮扶帮困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全完备的公共服务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

3、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合作治理为目标。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秉持一种合作理念,强调互相合作,其具体体现为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社会治理。在党委领导下,作为治理核心主体的政府,通过社区网格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合作处理社区社会事务。

二、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误区

1、误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网格管理技术的利用,导致社区在网格化管理时陷入重技术利用轻内容整合的误区

目前很多地方在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时,将所在区域内的所有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有的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为界,有的以区—街道—社区—执行网格为划分路径;表面上看起来每个网格都是一个全方位的、相对独立的微型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但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强调技术上划分了多少网格,配备了多少网格管理人员,在管理内容上包括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无缝隙管理、零距离服务上还是沿用以往的办法,城市管理处置力量各自为政,出现管理资源分散,职能交叉、责任不清、重复作业等问题,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条块分化,始终形成不了完整的方案和体系,整体治理效果不明显。

2、误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通过网格包揽所有社区事务,导致社区在管理时重政府管理轻居民自治

一些社区建立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往往把整个社区所有的社会事务“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囊括在内,使网格成为原有的“区—街—社区”结构之下一个新的重要层级,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社区事务能够高效、及时地得以解决,但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结合太过紧密,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仍然较为具体、直接和明显,从区域定格到人员数量安排,再到网格管理服务的内容以及人员的任命等基本由政府进行决策,而社区居民很难进入社区的管理当中,社区难以实现自治。

3、误认为网格化管理就是社区管理的全部,导致社区管理重搭载功能轻实际应用

网格化管理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社区管理的重要方面,显然不是社区管理的全部。社区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但实践中,很多地方政府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赋予社区网格化管理太多的功能和责任,甚至认为网格化管理能够解决几乎所有的社区管理的难题。不可否认,随着网格化管理的日益完善和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社区网络化管理会解决很多社区管理的难题。但目前网格化管理从设计到推广主要是解决政府市政管理的效率问题。结构决定功能,赋予网格化管理太多的职能反而会使网格化管理难以顺利推进。

4、误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网格责任机制的完善,导致社区实际管理时重责任划分轻管理效率

一些社区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定时”制度,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在做好网格内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协助街道(乡镇)做好网格内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依法依规对网格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市政服务单位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监督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网格员一岗多责,责任重,而且因基层管理人员紧缺,业务能力不够,导致社区社会管理效率不高。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1、转变政府角色,协调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区事务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政府通过社区网格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合作处理社区社会事务的一种新型公共治理模式。因此,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责任,不是直接的服务者,而更多的是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一要协调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共享网络。利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体制创新时机,加快整合数据资源、网络资源和基层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共享关联的社会信息,加强政府部门间的业务互动,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便民服务水平。二要协调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共管机制。制定出台各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领域等社会急需的民间组织,通过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承办社区扶老助残、医疗卫生、文体科普、专业帮教等公益性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服务,更大程度地满足社区民众的需求。三要协调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协商解决居民所面临的问题,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政府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使相关各方坐到一起,为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提供便利。”

2、挖掘社区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实现社区自治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整合社区人力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过搭建平台、组织载体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实现社区自治的过程。一要加强社区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对网格管理员系统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知识、网格员职能职责、网格员信息采集的内容及服务要求等的专业化培训,使网格管理员进一步明确职责,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服务和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二要整合好志愿者队伍资源。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指导站,组织志愿者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各类特色的志愿活动,如为残疾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为外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介绍社情民俗等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三要利用好党员队伍资源。充分挖掘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居民党员中蕴含的人才为社区管理所用,组建党员义工队伍,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特点,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要发挥好社区精英人士的作用。社区精英是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掌握着众多的社会资源,调动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协商、监督和评议,并通过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贡献应有的力量。

3、鼓励公众参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区居民既是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对象,也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维护社区成员利益,才能使他们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认同,才能配合支持社区各项活动。一要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通过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群众性的创建活动,营造“社区是我家”的浓厚氛围,让社区居民认识社区、信任社区。二要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社区民主议事的各项制度。运用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等载体,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共谋社区发展。三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社区居民参与的权利和程序,保障广大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等基本政治权利,提高社区民主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