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运用政府大数据技术改变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2020-12-07      访问:0

大数据已成为承载整个社会运行的战略资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实现社会管理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管理民主化、高效化,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佳途径。文章以社会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形态与现状谈起,进而运用大数据理论及技术分析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旨在提高社会主体的管理能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民主化、高效化。

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的信息科学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已从市场商业模式的改革逐渐延伸至政府社会管理理念的变革,美英等发达国家擎起“开放数据、开放政府”调整国家社会管理的大旗。文章选取社会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形态与现状谈起,进而运用大数据理论及技术分析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策,旨在提高社会主体的管理能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民主化、高效化。

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契机

20世纪80年代,虽已出现大数据一词,但只是用于单纯数据的处理与挖掘,并未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近几年内大数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众视野,不仅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创造新价值的源泉;而且改变了市场、组织结构、政府及公民之间的关系。但关于大数据的概念,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海盟金网在查阅文献基础上,发现当前学者关于大数据概念的解释主要从技术应用及静态属性两方面。笔者较为赞同360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是在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基础上,将数据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建构而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根据社会整体环境变化而采取不同的社会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国特殊国情与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政府建构了计划经济体制,严格户籍管理,学者将这一时期管理模式称之为政府全能管制型模式,其特征就是:政府管理、强制秩序、政府包揽、政府统管的高度一元化管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党与国家的重心,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由原先的政府、社会、市场高度集中到现在的三者分开,促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改变,社会群体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开始自主地追逐各自经济利益,因此合作自治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管理主要模式,基层民主发展是该模式典型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竞争机制刺激个人与组织的活力与效率,个人与组织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利益与价值。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转变职能,将部分社会事务交给社会组织管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这就形成市场服务型社会管理模式。

这三种社会管理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随着市场经济深化,我国社会管理不断凸显出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及理论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概括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政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上述分析的三种社会管理模式及机制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需求,而且我国在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借助政府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虽然大数据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学者们广泛认可大数据呈现出“4V1C”(Volume 、Variable、Velocity,value、Complexity)特征,这些特征不仅能促进商业模式的改变,而且给国家治理模式带来新的机遇。

树立社会网格化管理意识。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形成自上而下的一整套行政管理区域与部门,且每个部门与区域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只有本部门、本区域内才有权限进入系统,比如食品生产销售来说,至少涉及农业部、工商部、质监部、公安机关、商务部以及国务院等部门,从生产、流通、消费、监督、打假、政策指导等,各自部门无法共享资源信息,各自形成“信息孤岛”,使得大量数据碎片化存在,必然造成社会管理的困难与低效,甚至无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大数据时代为解决此问题提供新的契机,社会管理部门应树立社会网格化管理理念,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科学划分网格单元,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托,实现全面覆盖管理对象、信息资源,将原先的传统、被动、碎片化的管理变成现代、主动的、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打破“各自为政”、“各自管理”分散局面,突出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多元化、人性化以及信息化。

构建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的社会管理方式。社会管理网格化策略,打破了数据碎片化状态,将海量数据有效地融合、共享、交流,进而在政府领导之下构建整体性、综合性、共享性、立体性的社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形成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的社会管理新机制,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难题。

统一领导、协调联动社会管理方式需要政府通盘谋划,统筹安排,既考虑到各区域、各部门管理的目标,又要思考各自信息数据的收集积累、融合交换、共享开放等现实情况与要求,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数据基础,消除各部门、各环节的障碍,实现各自的协调联动。在实际管理中,政府应逐步“开放数据、开放政府”,如大到国家财政分配与支出、小到公务员工资,等等,以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发挥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各部门不仅在社会管理系统平台采集所需要的数据,还可以反映群众的问题,在系统平台流转或直接派生,而避免传统管理中部门之间互相推脱责任,造成群众反映渠道不畅而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

打造动态化的社会管理手段。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快社会的动态化管理,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动态化社会管理更是时代要求。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数据,将传统静态的、分散的、封闭的内部数据转变为现代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数据融合,有助于改革社会管理的方式,提升社会管理的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国家、各级政府乃至各部门一方面注重收集保存、分析已产生的数据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实践依据;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数据,调整管理方向与方法,补充、修正管理决策,同时应大胆预测发展方向与可能产生的问题,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比如国家统计局、工商局、交通局等掌握着大量社会经济运行的数据,这些庞大数据中隐藏着巨大的价值,通过对此处理、分析能帮助国家做出正确的决策与预测;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我们出行的方案,交通部门根据以往的数据以及移动手机定位实施数据更新,给出行者提供最佳出行方案,减少交通拥堵的状况。美国、法国在这方面的运用走在各国前列。

大数据已成为承载整个社会运行的战略资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会管理民主化、高效化,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佳途径。但如何进行创新,还需要政府在实践中重视数据的开发与开放,培养高端信息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从管理体制、技术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摸索社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