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

产品背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十九大报告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的决定”,同时,中央政法委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系列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要求。为积极响应中央精神与号召,各地正在推进申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产品简述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实施市域社会治理应坚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智能化为手段,信息化为驱动,区块链为核心,大数据为引领,新媒体应用为辅助;全面整合社会治理系统资源,推行“云网图”一体化应用,建立“全景视图”指挥中心,畅通“四跨”数据共享安全。统一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总平台”,重点抓好“九大”治理内容,全面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

业务架构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程

功能模块

“十大”重点内容(一总九分)

1、市域社会治理总平台,实现业务统一协同:整合社会治理所有相关部门与系统,打造“一总九分”系统建设,通过“六个一”与单点登录,实现业务统一协同管理,解决业务系统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2、网格化管理服务,构建云网图一体化:通过网格地图、网格队伍、网格管理与网格视频等,实现基础信息一图采集、巡逻事态一图上报、矛盾风险一图展现、诉求处置一图办理、执法行为一图追溯。

3、基层(社区)社会治理,融合条线治理力量: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综合管理、居民自治管理、人口管理、房屋管理、社区管理、平安系列创建,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新格局。

4、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源头化解社会矛盾:整合与社会稳定矛盾风险防控相关的党政机关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实现心防管理,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管理、社会风险预警、舆情信息管理。

5、政法部门协同办案,静默式监管机制:以公检法司为对象,通过各平台互相对接,达成业务交叉部分的信息交互、业务协同,形成办案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和部门间的业务联动协作。

6、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信息预警预测:通过数据交换共享、数据查询展现、数据分析预警、辅助领导决策、数据公开服务等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在维护社会稳定、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使用。

7、AR实景指挥平台,可视化远程指挥调度:平台采用国内领先的超融合AR/AI核心技术,集成城市高低点摄像机、无人机和5G网络,创新天地合一、立体防控、超界融合、联防群治、协同执法、应急管理的实景指挥体系和社会治理新格局。

8、政务公共服务,多渠道全维度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与民生相关的行政审批、便民办事等政务事项,通过移动端提供社会保障、助残养老、公共交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文教体育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实施一条龙全程服务。

9、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动态监管:对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自然灾害、社会性群体事件及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对各类风险的自动识别、预警,及时整治追踪、督办反馈。

10、依法治市法制建设,加强队伍干部管理:系统提供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法制教育、党风廉政等,加快政府、社会、全民各环节法治建设的脚步,推动信息化与执法办案深度融合。

应用场景

社会治理实现目标

1、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打破现阶段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全面整合各部门综合管理职能、现行系统和条块力量,统筹管理和指挥社会诸多工作。

2、高效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收集汇总涉稳信息,实时了解涉稳事件的动态,排查报告,让各级领导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不稳定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达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效果。

3、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搭建起部门数据信息向基层直通的快车道,为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有效地交流互通提供了条件,解决以往数据采集交叉反复、资源浪费的难题,真正实现了数据交换、信息共用、资源共享。

4、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平台不仅能进行“从下向上”的纵向业务管理;还能进行“从上向下”垂直跟踪管理;同时进行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管理。

5、可视化管理服务: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各个管理要素信息及分布情况,领导可通过电脑或大屏进行视频查看视频监控,远程对话指挥,实现可视化管理。

6、规范业务管理行为:建立一整套社会治理的业务标准、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通过全程跟踪留痕、倒查问责手段,倒逼办事人员的责任和效能,凝聚社会治安工作职责、提高组织程度、加强联动协同。

7、辅助领导决策:各级领导均可根据工作需要实时了解全局情况、汇总分析数据、整体动态信息,供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参考选择,辅助领导准确分析,利用分析结果作出更切合实际的决策,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指挥。